道士所属的教派名称众多,主要分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核心派别,此外还有其他分支和地方性流派。以下是主要教派及分支的梳理:
一、正一道(天师道)
历史沿革 由东汉五斗米道发展而来,张道陵创立,后改称天师道,元成宗时定名为正一教。
官方以三山符箓为核心,道士可婚娶,不须出家。
主要分支
龙虎山天师道
茅山宗(上清派)
阁皂灵宝派
净明派
清微派
神霄派
金丹派南宗(紫阳派)。
二、全真道
历史沿革
由王重阳于金熙宗年间创立,主张三教合一,强调内丹修炼。
以《道德经》《孝经》为核心经典,实行出家制度,禁止婚娶。
主要分支
龙门派(丘处机创立)
随山派(刘处玄创立)
南无派(谭处端创立)
遇仙派(马钰创立)
嵛华派(郝大通创立)
五斗米派(孙不二创立)。
三、其他重要派别
真大道教
金朝刘德仁创立,存在时间较短,主张济世度人。
太一道
早期与正一道并称,后归并于正一道。
净明道
以许旌阳为核心,活跃于南宋,强调道德教化。
楼观派
东晋杨羲创立,以《上清大洞真经》为经典。
灵宝派
东晋葛巢甫创立,注重符箓科教与济世。
四、小宗派与地方流派
符箓派: 以三山符箓为核心(如茅山、龙虎山)。 丹鼎派
占验派:以《妙真道》为经典,注重预言与占卜。
五、派别划分标准
学理划分:
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占验派。
地域划分:
龙门派、崂山派、华山派等。
人物划分:
少阳派(王玄甫)、纯阳派(吕洞宾)等。
总结
道教派别众多,历史发展中不断融合与演变。正一道和全真道为两大主流,其他分支则因地域、传承或修炼理念不同而形成。了解具体教派需结合其经典、历史背景及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