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尧舜时期的隐士
许由 传说中尧欲传位给他,他以洗耳拒聘著称,后隐居颍水之阳箕山,被奉为隐士鼻祖。
事迹:帝尧欲以天下让之,许由洗耳表示不愿,后因洗耳于颍水,故称“颍水洗耳”的典故源于他。
巢父
传说尧以天下让之,巢父不受,隐居于阳城(今山西洪洞),以放牧为生,被尊为隐士典范。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士
颜回
孔子最得意门生,以谦逊好学著称,归隐后穷居陋巷,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
庄周(庄子)
道家学派代表,虽未明确隐居,但通过《逍遥游》等作品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被后世视为隐士型思想家。
三、东晋至南朝的隐士
陶渊明
东晋田园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弃职归隐,开创中国田园诗派,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严光
东汉隐士,字子陵,隐居富春山,后随光武帝刘秀至洛阳,仍保持清高,被范仲淹赞“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四、唐宋时期的隐士
王维
唐代诗人、画家,曾居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生活,以山水诗闻名。
林逋(和靖先生)
北宋隐士,隐居杭州孤山,与僧侣交往密切,以咏梅诗著称,宋仁宗赐谥“和靖”。
五、其他重要隐士
许由与巢父: 并称“巢由”或“巢许”,被奉为隐士鼻祖。 伯夷、叔齐
钟子期:与伯夷齐名,以“高山流水遇知音”闻名。
总结
古代隐士多以高尚品德或超脱世俗著称,如许由的淡泊、颜回的谦逊、陶渊明的田园情怀等。他们或隐居山林,或寄居市井,但始终坚守内心准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