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的名称因地区、品种及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综合多个来源整理如下:
一、常见别称
河鲀 存在"河豚"与"河鲀"两种写法,前者为俗称,后者为分类学名称。
东方鲀
狭义指可食用的淡水河豚,如暗纹东方鲀、条纹东方鲀等。
地方性称呼
- 江苏、浙江:艇巴、花腊头、黄天霸
- 广东:乖鱼、鸡抱、龟鱼
- 福建:街鱼
- 河北:蜡头
- 其他:拉河豚(特指海产河豚)。
二、分类学名称
属于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包含多个属和亚种,如:
暗纹东方鲀: 体近圆形,背部有蓝黑色条纹,是常见食用品种。 红鳍东方豚
菊黄东方鲀:体深黄色,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分布于日本。
三、其他特殊名称
拉河豚:特指海产河豚,但属于河豚科鲸豚亚目,与淡水河豚有生态差异。
巧克力娃娃:指河豚幼体,因皮肤褶皱形似斑马而得名。
四、历史别称
古代文献中称河豚为"河豚鱼"或"鱼规",与"侯鲐"等古称相关。
注意:河豚属哺乳动物,与鱼类存在本质差异,部分地方称其为"河豚鱼"属于俗称错误,但传播广泛且被普遍接受。食用时需特别注意毒性,仅可食用特定部位且需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