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的别称丰富多样,不同文献和语境中有多个雅称,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婵娟
形容月色明媚或代指明月,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玉蟾
与“冰蟾”“玉盘”并称,多用于描绘中秋明月,如晏殊《中秋月》中的“玉蟾清冷桂花孤”。
玉轮
源自唐代李商隐诗句“玉轮顾兔初生魄”,象征圆满与永恒。
桂魄
古代神话中月宫有桂树,故称“桂魄”,王维《秋夜曲》中有“桂魄初生秋露微”的描绘。
望舒
源自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兽,屈原《离骚》中曾用“前望舒使先驱兮”。
玉钩
形象地描绘弯月形状,如李煜《相见欢》词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玉钩新挂露华秋”。
白玉盘
突出月亮的洁白与圆润,常用于诗词中赞颂明月,如李白《古朗月行》。
顾兔
源于月宫传说中捣药的玉兔,与“玉蟾”等称并列使用。
补充说明
这些别称多与月相、神话传说或诗词意象相关,如“婵娟”侧重美感,“玉轮”强调圆满,“桂魄”蕴含文化典故。不同名称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月神意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