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的品类可根据成分、加工工艺、使用目的等不同维度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一、按营养成分分类
大量元素肥料 主要含氮(N)、磷(P)、钾(K)三种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常见品种:
氮肥:尿素(46%)、碳酸氢铵(17%)、硫酸铵(20%-21%);
磷肥:过磷酸钙(16-18%)、重过磷酸钙(40-50%);
钾肥:氯化钾(39%)、硫酸钾(40%)。
中量元素肥料
含钙(Ca)、镁(Mg)、硫(S)等元素,辅助大量元素吸收。
微量元素肥料
含硼(B)、锌(Zn)、铁(Fe)等微量营养元素,需按需施用。
有机肥料
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制成,如堆肥、人粪尿、绿肥(冬季/多年生)等。
二、按加工工艺分类
原料肥料
未加工的化学原料,如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钾等。
复合肥料
含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如磷酸二铵(N-P)、复合钾肥等。
中微量元素肥料
含硼、锌等微量元素的专用肥料。
三、按使用目的分类
基肥
用于土壤改良和长期供应养分,如复合肥、有机肥。
追肥
针对作物生长后期需求补充养分,如氮肥、钾肥。
叶面肥
涂抹在叶片表面吸收,用于补充微量元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四、其他分类方式
物理属性: 液体肥、固体肥、缓控释肥等; 特殊功能肥
以上分类方式覆盖了化肥的主要品类,实际应用中常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条件进行组合使用。例如,玉米种植常搭配磷酸二氢钾复合肥,而酸性土壤需配合石灰使用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