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作为黄河最大支流,是多种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涵盖国家一级至Ⅱ级保护物种。以下是近年来在渭河及其湿地发现的鸟类名称及保护级别:
一、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大鸨 中国特有珍稀鸟类,属鹤科,因头部有绿色斑纹得名。2016年调查显示渭河湿地有40多只。
黑鹳
长腿长颈的猛禽,属鹤科。2016年统计近20只,2020年冬季再次出现。
白琵鹭
水禽类,属鹤科。2016年发现20多只,是渭河湿地的常见珍稀物种。
灰鹤
优雅的大型水禽,属鹤科。2016年调查中提及,但未明确数量。
二、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大天鹅
体型庞大的水禽,属鸭科。2016年记录13只,冬季为重要越冬栖息地。
疣鼻天鹅
中国特有天鹅品种,因额头瘤疣得名。2016年新记录。
三、其他珍稀水禽
赤麻鸭: 常见于渭河湿地,冬季成群活动。 绿头鸭
豆雁:大型水禽,适应力强,冬季在渭河越冬。
苍鹭:常见于湿地,姿态优雅。
白鹡鸰:小型涉禽,属鸦科,2016年新增记录。
四、其他常见鸟类
鹮嘴鹬:灰、黑、白相间的中型水禽,因隐秘性高著称。
凤头鷿鷈:大型涉禽,2020年冬季在渭河出现。
总结
渭河湿地生态多样,鸟类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生态保护,部分珍稀物种如朱鹮(2016年重现)、大红鹳(2024年)等重新出现,反映了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效。建议通过观鸟活动进一步保护这些珍稀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