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煮茶器具
苦节君(香竹风炉) 宋代盛行,以毛竹制外、耐火泥土内胆为主,因竹节高洁且每日经火炼炙,喻指君子品格,故得名。
云屯(泉缶)
专用煎茶泉水淘制容器,取“云根取洁”之意,象征泉水纯净,提升茶汤品质。
乌府
盛放木炭的竹篮,因贵族住宅称“府第”,木炭色黑,故雅称“乌府”,兼具实用性与尊贵感。
二、茶具容器
鸣泉(煮茶罐)
源自煮茶时泉水叮咚声,宋代点茶法流行后仍保留此称,后改为铜瓶但雅称延续。
注春(茶壶)
明代散茶兴起,茶壶成为核心茶器。因品茶过程如春回大地,故得名“注春”,蕴含生机与希望。
啜香(茶碗/茶杯)
直接体现品茶动作“啜饮”,文人雅称,表达对茶的珍视与审美。
三、辅助工具
归洁(竹筅帚)
专用清洁工具,取“归洁如新”之意,体现茶道对洁净的追求。
器局(竹编收纳箱)
古代用于收纳茶具,体现井然有序的茶道美学,现多用于便携式茶具组合。
四、其他雅称
玉壶春晓: 取王维诗句“玉壶春晓”,寓意茶具如春日美景般纯净美好。 兰芽沁心
松风竹韵:结合松竹意象,体现茶道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这些雅称不仅彰显了茶具的实用功能,更蕴含了古人对茶文化的哲学思考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