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刹”的名字,综合不同语境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梵文名称
raksasa
最基本的梵文名称,意为“恶鬼”“食人魔”,是《梨俱吠陀》等古印度文献中的原始表述。
罗刹娑(罗刹婆)
梵文音译名称,常见作“罗刹娑”的简化写法,强调其“暴恶”特性。
其他变体
包括罗叉娑、罗乞察娑、阿落刹娑等,均源自梵文音译差异。
二、中文译名
罗刹
直接音译的中文名称,广泛用于佛教经典翻译。
铁扇公主
《西游记》中的特定角色名,是牛魔王妻子,因手持芭蕉扇得名。
三、其他文化中的延伸
俄罗斯的别称
在近代西方文献中,“罗刹”被用作俄罗斯的代称,源于13世纪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将“罗刹”用于指代这片土地。这一用法与印度神话中的“罗刹”无直接关联,但借用了同一词根。
总结
“罗刹”作为名称具有多重含义:
梵文神话中的恶鬼概念;
《西游记》中的虚构角色;
俄罗斯历史上的地理称谓。
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