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中的神兽数量因文献记载和分类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正统神话体系中的核心神兽(20-30个)
青龙 (东方之神,象征吉祥)白虎
(西方之神,代表肃杀)
朱雀(南方之神,象征富贵)
玄武(北方之神,寓意长寿)
麒麟(仁慈祥瑞之兽,通晓天意)
毕方(形似鹤,一足,红纹白喙)
梼杌(虎身犬毛,力大无穷)
獬豸(独角,能辨是非)
貔貅(瑞兽,镇宅招财)
金蟾(象征财富)
二、其他重要神兽(20-30个)
重明鸟(双晴,尧的象征)
混沌(初始状态神兽)
庆忌(西王母座下神兽)
烛照(太阳化身)
幽荧(月亮象征)
独角兽(形似犀,通灵异能)
九尾狐(青丘国灵狐)
应龙(助大禹治水)
三、地域性或小众神兽(10-20个)
钟山神(中山神,马身龙首)
狰章峨山兽(五尾一角,食虎豹)
䑏疏(一角马,辟火)
讙(三尾猫形,驱邪)
蛊雕(似鸟非鸟,食人)
四、其他分类方式中的神兽
四大凶兽: 梼杌、穷奇、混沌、饕餮 四大瑞兽
西方神兽:如文殊、普贤、慈航(佛教体系)
总结
综合各文献记载,中国神话中的神兽数量至少有 90个,其中核心体系包含20-30个,其他分类方式又可补充30-40个,地域性或小众神兽约10-20个。部分文献如《山海经》记载的128只神兽中,包含大量神话生物,但部分已与其他分类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