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作为新疆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名称和玉器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以下是和田相关的名称分类整理:
一、历史名称与行政区划
古称与别称 - 古称“于阗”,是和田最经典的古称,藏语意为“产玉石的地方”。 - 其他古称包括屈丹、豁旦、兀丹、忽炭、斡端等,均系同名异译。
行政区划演变
- 1959年国务院批准将“于阗”更名为“和田”,1983年设市,成为和田地区中心。
二、玉器相关名称
传统名称
- 战国时期称“禺氏玉”,因月氏人主导玉石贸易得名。 - 秦时称“昆山之玉”,因昆仑山产玉而得名。
特色玉器品种
- 羊脂玉: 和田玉中质地最细腻的品种,色如羊脂,是顶级玉材。 - 其他品种包括碧玉、青玉、墨玉、黄玉、青花玉、红玉等。 三、文化符号与特产文化象征
- 和田玉在古代被称为“拂涅”,寓意净化与提升。 - 唐宋时期称“大玉”或“大和田”,彰显尊贵地位。
特产资源
- 和田大枣、 葡萄: 和田地区特色农产品。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总结
和田的名称既包含历史沿革中的地理标识(如于阗、昆仑玉),也蕴含文化象征(如拂涅、大玉)。其玉器文化则以羊脂玉为代表,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