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见的蟑螂种类名称及特征如下:
一、主要家栖种类
德国小蠊(油婆子) - 体型最小(约1.5-2厘米),茶褐色,胸背有2条黑褐色纵纹,适应性强,全国性分布,是医院、宾馆等场所的常见害虫。
美洲大蠊
- 体型较大(27-40毫米),红褐色,背部有黄色条纹,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北方也有分布,常出现在下水道、储物室等。
黑胸大蠊
- 体长20-30毫米,黑褐色带油状光泽,广布全国,密度仅次于德国小蠊,偏好温暖潮湿环境。
澳洲大蠊
- 体长22-35毫米,红褐色,前胸有黑褐色蝶斑,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等南方省份。
褐斑大蠊
- 体长25-30毫米,棕褐色,多见于江西、福建等南方地区。
日本大蠊
- 体长约1.5厘米,主要分布于东北、河北等北方地区。
二、其他常见种类
东方蜚蠊: 卵圆形,黑色或深棕色,体长25-30厘米,被认为是最肮脏的家庭害虫,多见于南方。 丽郝氏蠊
三、补充说明
中国蟑螂种类约250余种,但真正成为卫生害虫的约占50种。不同地区因气候差异存在种类差异,例如北方以德国小蠊为主,南方多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防治时需根据具体种类选择针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