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引力苹果:
也被称为“肯特之花”,这种苹果在1666年促使牛顿思考万有引力。它外形小巧,果皮青黄,味道酸涩,曾用于酿造苹果酒,但现已灭绝。
冬红苹果:
由俄罗斯植物学家伊万·米丘林于1901年培育,能在极端寒冷的西伯利亚气候下生存。其果肉细胞中含有天然抗冻蛋白,使其能在-45℃时自然越冬。但由于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崩溃,这一品种逐渐被遗忘。
月光苹果:
在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偶然培育出的白色苹果,因在月光下宛如珍珠而得名。由于其果皮脆弱,市场上生存不乐观,最终在明治维新后几乎绝迹,仅存样本被保护在京都大学的种质库中。
蓝伯爵苹果:
由英国园艺师托马斯·劳伦斯于1845年培育的一种罕见蓝色苹果。其独特颜色来源于果皮的蜡质层与花青素的复合结构。但由于对生长条件的苛刻要求及土壤污染,这一品种也走向灭绝的边缘。
印度青苹果:
从印度引入的一个苹果老品种,果色为青色。虽然曾在80年代至90年代风靡一时,但由于品种大小年严重、产量不稳定、颜值低,最终被淘汰成冷门品种。
王林苹果:
是印度青苹果和黄香蕉苹果的杂交后代,虽然较为热门,但因其外表不好看且季节性太强,最终被红富士苹果压下去,成为冷门品种。
黄香蕉苹果:
也叫金冠苹果、金帅苹果、黄元帅苹果等,是同一个品种的不同叫法。原产于美国,1940年传入中国,但在八九十年代后逐渐被红富士苹果取代。
红星苹果:
全果浓红,果面有光泽,主要栽培在山东和陕西地区。虽然果实外观好看,但销量不稳定,产业已断。
秦冠苹果:
由黄香蕉和鸡冠杂交而成,主要栽培在陕西。虽然外观颜值较高,但果皮较厚,果肉为乳白色,香脆汁多,最终未能成为主流品种。
这些苹果品种各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历史,但都因各种原因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