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哀歌的名称,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经典文献中的哀歌名称
《楚辞》 屈原的《楚辞》中包含《阳阿》《薤露》等哀歌名篇。《阳阿》是楚国祭祀乐歌,而《薤露》是战国时期楚国乐府名曲,用于丧葬仪式,后人常以此比喻人生短暂。
《阳阿》与《薤露》
《阳阿》是楚国祭祀乐歌,与《薤露》并称“楚辞双璧”。《薤露》原为《相和曲》名,后发展为挽歌,用于送葬,如《古今注》记载“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二、历史文献中的哀歌
《蒿里》
晋代崔豹《古今注》提到,《薤露》《蒿里》并称“丧歌”,《蒿里》是汉代用于士大夫丧葬的乐曲,后演变为送葬歌谣。
其他悼亡诗
历史上有许多悼亡诗虽未直接以“哀歌”命名,但属于哀悼类作品,如: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悼念亡妻韦丛,被誉为“古今悼亡诗巅峰”;
柳宗元《杨白花》:以杨花喻亡国之思,含哀悼元素。
三、其他相关名称
《楚歌》: 虽泛指楚国乐歌,但《垓下怀古》等作品借楚歌表达悲怆情绪; 《悲歌行》
注:需注意《楚辞》包含《阳阿》《九歌》等作品,《阳阿》属于祭祀乐歌,《薤露》属于挽歌,二者常被并称。其他文献中的《蒿里》等则明确为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