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盾牌都有哪些名字

时间:2025-03-26 00:46:14 网名大全

明朝盾牌种类繁多,根据功能、材质和形制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功能分类

攻击型盾牌

虎头火牌:

以生牛皮制成,内置火器(如火枪、箭矢),可喷射火焰或发射利箭,射程达2-3丈,兼具防御与攻击功能。

虎头木牌:内部藏有10-20枚箭矢,可突然发射,兼具防御和远程打击能力。

防御型盾牌

藤牌:

以藤条编织,轻便且可折叠,是戚家军标志性装备,主要用于格挡和防御。

立牌:长五尺、宽二尺,可用皮革或轻木竹制,表面可安装钉子,兼具防御和地面障碍功能。

特殊用途盾牌

挨牌:

与狼筅(长柄武器)配合使用,形成“鸳鸯阵”,增强战场机动性和防御力。

刚柔牌:采用轻木与生牛皮复合材质,兼具柔韧性与防护性,经戚继光试验后效果显著。

二、按材质分类

木质盾牌:如白杨木、藤条等,轻便且易加工。

皮质盾牌:如虎头火牌,以生牛皮制成,兼具柔韧性与强度。

三、其他名称与形制

普通盾牌:手牌、燕尾牌、无敌神牌等,主要用于基础防御。

班剑列戟盾:早期仪仗用盾,兼具礼制与实战功能。

四、典型代表与历史意义

戚家军装备:以藤牌为核心,结合火器与阵法,形成独特战斗力,尤其在抗倭战争中表现突出。

火器适配盾牌:如虎头火牌、刚柔牌等,填补了传统盾牌缺乏火器适配的问题,体现了明代兵器技术的创新。

综上,明朝盾牌名称多样,既有以功能命名的“虎头火牌”,也有以材质区分的“藤牌”“立牌”,且常与火器、阵法结合使用,形成体系化的军事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