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品种名称及特点如下:
一、主要药用品种
宽体金线蛭 体型较大(6-15厘米长,1-2厘米宽),背面暗绿色,腹面淡黄色,有5条黑黄相间的纵纹。 - 不吸血,以浮游生物、软体动物幼虫为食,繁殖率高且易养殖,是当前最主要的药用品种。
日本医蛭
体狭长圆柱形(3-5厘米长,0.4-0.6厘米宽),背面绿中带黑,腹面灰绿色。 - 专吸血蛭,多用于临床实践或活体手术,但饲养规模有限。
尖细金线蛭(茶蛭/柳叶蚂蟥)
身体细长呈柳叶形,头端极细,背部茶褐色有6条黄褐色斑纹。 - 以蚯蚓、昆虫幼虫为食,不吸血,再生力强,适合实验室研究。
二、其他常见品种
东北小水蛭: 体型较小(3-6厘米长),分布于东北地区,具典型水蛭形态特征。 茶色蛭
三、吸血与药用特性对比
| 品种 | 吸血性 | 主要用途 | 特点 |
|------------|--------------|------------------------------|----------------------------------------------------------------------|
| 日本医蛭| 吸血 | 临床手术、抗凝治疗 | 体狭长、环纹103,行动敏捷 |
| 宽体金线蛭| 非吸血 | 中药破血逐瘀、抗血栓 | 体型大、繁殖快,适合规模化养殖 |
| 尖细金线蛭| 非吸血 | 实验研究、抗凝血 | 身形细长、再生力强,以昆虫幼虫为食 |
四、分布与生态
日本医蛭:分布于亚洲水田、沼泽,春暖时活跃。
宽体金线蛭:广泛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日本,适应性强。
菲牛蛭: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兼具药用与吸血特性。
以上品种可根据需求选择,药用优先考虑宽体金线蛭和日本医蛭,实验或特殊场景可选尖细金线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