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火炮的命名多与型号、用途或制造背景相关,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重量分类
轻型火炮 子母炮:
仿明代佛郎机炮,分前后两段,重约95斤,配有四个子炮。
神威将军炮:重约390斤,口径3.3寸,铅弹18两。
奇炮:形如佛郎机炮,重30斤,附子炮4门。
中型火炮 制胜将军炮:
重约500斤,口径5寸,发射铁弹18两。
神功将军炮:重1-2吨,口径4寸,炮弹3斤8两。
重型火炮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重2-3吨,口径12.5寸,炮弹20斤。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重3.6吨,口径12.5寸,炮弹20斤,是清代最先进的火炮。
九节十成炮:重790斤,分9节可运输,口径4.5寸。
二、按用途分类
攻城火炮 制胜将军炮:
重500斤,炮弹18两,适合攻城。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重2-3吨,炮弹20斤,是清代攻城炮的巅峰。
野战火炮 龙炮:
轻量化铜制炮,重100斤,发射5两弹丸,机动性强。
奇炮:重30斤,附子炮4门,射程远,适合快速打击。
守城火炮 威远将军炮:
重280公斤,可发射铁壳开花弹,射程2-3华里。
得胜铜炮:重4门,口径3寸,装药10斤,适合城防。
三、其他特色火炮
浑铜炮:平定三藩之乱时缴获,重250-300斤,装饰精美。
金龙炮:康熙年间的铜制前膛炮,重250斤,发射13-16两弹丸。
木镶铜炮:乾隆年间仿制西方火炮,结合中国传统工艺。
四、典型火炮参数对比
| 炮种 | 重量(吨) | 口径(寸) | 炮弹重量(斤) | 主要用途 |
|--------------------|------------|------------|----------------|----------------|
|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2-3| 12.5 | 20 | 攻城 |
|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 3.6| 12.5 | 20 | 攻城 |
| 威远将军炮| 2.8| 9 | 18(铁壳开花弹)| 守城 |
| 子母炮| - | 3.3| 18 | 野战 |
总结
清朝火炮种类丰富,命名体系反映了其技术水平和实战需求。从轻型到重型,从攻城到野战,不同火炮在形制、重量和火药配比上各有突破,其中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和 威远将军炮是代表性的经典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