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作为历史悠久的植物,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多个雅称,这些名称反映了其文化内涵和传播路径。以下是主要别称的梳理:
一、历史文献中的名称
安石榴 源自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安石国榴种,是最早见于记载的名称。东汉缪袭在《祭仪》中已使用“安石榴”指代石榴。
若榴/丹若
《齐民要术》等古籍中常见,可能与“榴”(突起物)和“若”(似、如)的意象相关。
天浆
袁其宣《文选》等文献中称石榴为“天浆”,寓意天赐之珍。
其他古称
包括沃丹、丹若、金罂、金庞、涂林、山力叶等。
二、文化衍生名称
多子丽人
唐朝武则天因喜爱石榴多籽,赐名“多子丽人”,成为文化符号。
石榴裙
元代刘铉以石榴喻指女子裙裾,形成独特文化意象。
三、其他相关名称
西域榴: 唐代文献中用以区分本土与西域品种。 安石榴
总结
石榴的名称演变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其原产地安石国的引入是“安石榴”命名的核心,而文化意象的融入则衍生出“多子丽人”“石榴裙”等趣味性称呼。这些名称共同构成石榴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