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机枪作为二战时期的重要武器,其名称因制造国家、型号和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区分,以下是主要名称及背景:
一、中国仿造型号
赛电枪 李鸿章为马克沁重机枪命名的译名,特指1935年金陵兵工厂仿造的 MG08式马克沁水冷重机枪
。因1935年为民国24年,故称“民国24年式重机枪”(简称“民24式”),是当时中国军队的主要制式武器,广泛用于抗日战争及后续冲突。
维克斯-马克沁机枪
英国维克斯公司改进的马克沁机枪型号,因生产厂商不同,也被称为“维克斯-马克沁机枪”或“维克斯I型重机枪”,与法国原版并称二战两大主流重机枪之一。
二、其他重要型号
勃朗宁M2重机枪
美国在二战期间对勃朗宁M1917改进型,口径增大至12.7x99mm,装于坦克和装甲车作为空勤机枪使用,具有强大火力和轻量化特点。
德什卡重机枪
前苏联研发的大口径机枪,发射12.7x108mm弹药,是二战期间苏军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
MG42重机枪
英国轻机枪,以高射速和泼水式扫射能力著称,虽不属于重机枪范畴,但常被与马克沁并列为经典机枪。
三、其他相关名称
维克斯-马克沁1912水冷式: 英军主力重机枪,采用水冷系统,射程和火力均衡,是二战初期的重要装备。 MG08
总结
马克机枪的名称反映了其技术来源、生产背景和用途差异。中国仿造的“赛电枪”和“民24式”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勃朗宁、维克斯等国家的原版机枪则代表了当时轻机枪技术的巅峰。MG42虽为轻机枪,但常与重机枪并提,因其独特的火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