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服饰作为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形制具有独特性。综合相关研究,敦煌服饰的主要名称和特点如下:
一、常见服饰名称
袴褶 胴褶是敦煌服饰中典型的少数民族服装,特点为圆领、对襟或左衽,窄袖紧身,衣长不过膝,多采用缣帛或皮革制作,领口、袖口和下摆常装饰异色锦缎。
云衣霓裳
指敦煌唐代代表性服饰,以华丽、飘逸著称,常见于壁画和雕塑中,如莫高窟第285窟西魏壁画和第31窟帝释天服饰。
幞头
中国古代男子常用首服,敦煌壁画中常见多种样式,与服饰整体搭配使用。
缚袴
裤型设计,下摆以带子系缚,常见于胡服体系,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
二、按历史时期划分
唐初服饰
以窄瘦为主,风格朴素,体现了初唐社会的稳重与内敛。
盛唐服饰
女装逐渐丰满,呈现健美风格,男子服饰则更注重飘逸感,如第31窟帝释天服饰的华丽设计。
中唐服饰
女装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加夸张的造型,体现了中唐社会的开放与多元。
三、其他相关名称
胡服: 源自游牧民族,强调骑马实用,对敦煌服饰有重要影响。 供养服饰
四、艺术表现特点
敦煌服饰在继承中原服饰基础的同时,融合了西域文化元素,形成独特审美。例如,通过色彩对比、图案装饰(如莲花、飞天纹样)展现宗教神圣性,以及衣襟、袖口等细节的精致工艺。
以上名称和特点综合了文献记载与艺术形象,展现了敦煌服饰从初唐到盛唐的演变过程及其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