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级行政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其别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演变。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主要别称及说明:
一、主要历史别称
西域 最具代表性的古称,自汉代开始使用,特指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延续至清朝乾隆时期。
安西
指唐代设立的安西都护府辖区,包括今天的新疆部分地区,是古代管理西域的重要军事机构名称。
柱州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提到的古称,源于昆仑山传说,是新疆最原始的地理称谓。
二、其他相关名称
新疆省: 曾为清朝时期的临时行政区划名称,但现代已改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天山南北
三、补充说明
乌鲁木齐:清朝乾隆年间设立,意为“优美的牧场”或“团结”,名称由来存在维吾尔语、蒙古语等多重说法。
巴州:古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因《汉书》记载而得名。
四、地理特征补充
新疆还包含克孜勒苏、喀什、伊犁等地区,分别因民族、地理特征得名,如“塞外江南”(伊犁)。
以上别称反映了新疆从古至今的地理、文化演变,既有历史沉淀的名称,也包含现代地理概念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