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又称芭乐、鸡矢果、拔子等,是一种热带地区的常见水果。它的别名多种多样,这些名称往往与它的外形、生长环境或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别名及其由来:
芭乐:
这是番石榴最常见的别名之一。在南方地区,“芭”常用来形容某些果实,而“乐”则带有喜悦、快乐的意味。因此,“芭乐”这个名字既形象地描绘了番石榴的外观特征,又寓意着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受。
鸡矢果:
这个别名听起来有些奇特,但实际上它与番石榴的某些特性有关。在番石榴的成熟过程中,其外皮会逐渐变硬,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在一些地区,人们认为这种变化与鸡屎的颜色相似,因此得名“鸡矢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别名在某些地方并不常用,因为它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拔子:
这个别名则与番石榴的生长环境和采摘方式有关。在一些地区,番石榴树较高,果实难以直接摘取。因此,人们需要借助工具将果实从树上拔下。久而久之,“拔子”这个名字便流传开来。
珍珠番石榴:
这个品种生命力旺盛,发芽较早,枝叶发达。果实大都呈梨形或圆形,成熟时果肉呈乳白色,果皮呈现黄绿色,种子非常少,果肉细嫩,甘甜可口。珍珠番石榴属于速生型经济林,种植后七八个月就可以开花挂果,当年每株产量可以达到6-10千克。
翡翠番石榴:
这是嫁接繁育群体变异单株选育品种。翡翠番石榴果形为洋梨形,缝合线明显,果肉较同类番石榴品种厚;果实单果重在400-500克,大于同类番石榴品种,成熟时果皮呈白绿色,有光泽;果肉白色,肉厚,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清甜。
胭脂红番石榴:
这是岭南的代表性水果之一。该品种色泽鲜红,果实肉厚,爽脆嫩滑,是以鲜食为主的水果品种。胭脂红番石榴在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种植已有40多年历史,主要集中在石厦村和岳埔村,该品种适应性强,粗生,易管,生长快,一般种植两年即可收获。
水晶番石榴:
这是泰国大果番石榴的一个变异无籽品种。果实呈扁圆形,无核、松脆、肉质嫩、口感好、耐贮运,品质优,糖度10-16度。目前在生产上栽培已开始替代新世纪和珍珠番石榴,是值得发展的一个优良品种。
七月红番石榴:
这个品种别称七月熟番石榴,果实卵形或洋梨形,单果重91克,果肉厚,嫩滑,清甜,初熟时果面洁白,适熟时果顶淡玫瑰红色。耐肥,耐风雨,高产,适应性强,收获期长,较耐贮运,为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出口最多的品系。
这些别名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番石榴的不同认知和情感,也体现了它在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