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异国艺伎的名字,综合不同历史时期的记载和艺术形式,可归纳如下:
一、日本艺伎相关名称
艺伎(Geisha) 日本传统表演艺术形式,特指经过严格训练的歌舞演员,分为见习阶段(半玉/舞子)和正式演员阶段。
若众歌舞伎(Maijo)
明治时代后,男性演员开始扮演女性角色,形成以男性为中心的歌舞伎类型,是现代歌舞伎的原型。
历史著名艺伎
苏小小(南齐):南齐时期歌妓,以美貌与才华著称
李师师(北宋):与周邦彦等文人交往密切,宋徽宗宠妃
陈圆圆(明末清初):与柳如是、顾媚并称“秦淮八艳”
小凤仙(19世纪末):杭州人,满族后裔,近代著名艺伎
赛金花(清代):原名赵彩云,以才艺闻名
绿珠(西晋):石崇宠妾,擅长歌舞
二、中国古代相关名称
歌舞伎
明清时期从日本传入的表演形式,原指“倾斜”的动作,后演变为以歌舞为主的艺术形式。
四大名伎
陈圆圆: 与柳如是、李师师、苏小小并称 李香君
董小宛:南京教坊司乐籍,秦淮八艳之一
顾媚:江苏上元人,以美貌与才华著称
三、其他相关说明
历史演变:中国古代的歌舞表演形式早于日本,但“艺伎”这一称谓是明末清初从日本传入的。- 文化差异:日本艺伎以男性表演女性角色为特色,而中国古代并无此类性别角色颠倒的表演形式。以上名称和分类综合了不同时期、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歌舞艺术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