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作为中国传统名花,拥有众多雅称,这些名称多与其特性相关。以下是常见的紫薇别名及由来:
一、核心别名
百日红 因花期长达100天(6-9月),故得名“百日红”,象征花期持久。
痒痒树
传说紫薇怕痒,触碰树干时枝叶会摇动,如同被搔痒,因此得名。
无皮树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紫薇树皮光滑无毛,故称“无皮树”。
二、其他趣味别名
猴刺脱: 北方人因树皮光滑如猴皮得名。 猴郎达树
满堂红:形容花繁叶茂,满室生辉。
蚊子花:部分文献提及,但需注意与“紫薇”科植物“紫花地丁”的混淆。
紫金花/紫兰花:较少见,可能与花色紫红相关。
三、文化内涵补充
紫薇在古代还被称为“官样花”,因常被种植于皇家园林,象征尊贵与权威。其花期与夏季少花的季节形成对比,故也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诗意表达。
以上别名均源于紫薇的自然特性或文化寓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