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王的神像名字,不同文献和宗教体系存在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主流神话体系中的九大龙王
五帝龙王 以五行方位为划分依据,分别为:
- 东方青帝青龙王
- 南方赤帝赤龙王
- 西方白帝白龙王
- 北方黑帝黑龙王
- 中央黄帝黄龙王
四海龙王
主要掌管海洋,名称因文献不同存在差异:
- 东海广德王敖广(广仁王)
- 南海广利王敖钦(昭明王)
- 西海广顺王敖闰(正恒王)
- 北海广泽王敖顺(崇礼王)
其他分类方式
- 《太上洞渊神咒经》列有54名龙王,包括五帝龙王、四海龙王及山水、官职等分类;
- 佛教体系中有八大龙王(难陀、跋难等),属菩萨部众。
二、佛教体系中的八龙王
难陀龙王(梵Nanda)
跋难陀龙王(梵Upananda)
娑迦罗龙王(梵Sa^gara)
修吉龙王(梵Va^suki)
德叉伽龙王(梵Taks!aka)
阿那婆达多龙王(梵Anavatapta)
摩那斯龙王(梵Manasvin)
优婆罗龙王(梵Utpalaka)
三、其他文化中的龙王
五土龙王: 宋徽宗时期封五方龙王为“五帝龙王”,分别对应五行方位; 清净龙王
四、民间信仰中的差异
不同地区对龙王神像的供奉存在差异,例如:
东海龙王在《封神演义》中名为“沧宁德王敖广”,后为《西游记》等作品采用;
清代台湾地区曾封四海龙王为“显仁、昭明、正恒、崇礼”。
总结
龙王神像名字的差异主要源于文献记载、宗教体系及地域文化的不同。若需具体某一位龙王的神像,可结合其职能(如司雨、护法)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