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耳环文物名字有哪些

时间:2025-03-27 09:12:42 网名大全

古代耳环的名称因材质、造型和佩戴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分,以下是综合多个文献整理的主要名称及特点:

一、常见名称及定义

以玉石、珠子等材质制成的耳饰,多为串状或圈状,常见于《洛神赋》《释名》等古文献记载。

玉质或琉璃材质的耳饰,通常与发饰结合使用,如“明月与作耳边珰”(李贺诗句)。

有缺口或夹制的玉环,部分学者认为需穿大耳洞或采用夹式设计。

以玉石充塞耳孔的装饰物,先秦时期用于礼制,后演变为垂挂耳旁。

二、材质与工艺

材质:

除玉石、琉璃外,还包括金属(如金、银)、石头、木头等。

工艺:早期以天然材料直接佩戴,宋代出现磁石耳环、宝石耳环等创新设计。

三、历史演变

早期形式

商周时期已有耳饰雏形,战国至汉代出现耳珰、珥等明确造型。

发展与普及

三国至唐代,耳饰逐渐普及,材质和工艺提升,出现金镶宝石、错金银等工艺。

宋代特色

官僚贵族流行耳环、排环等精致款式,如金丝竹节形耳环、珍珠耳坠。

明代创新

皇室贵族喜爱葫芦耳环、琵琶耳环等独特造型,明成祖朱棣陵出土的金镶宝石耳饰代表宫廷工艺巅峰。

四、文化内涵

耳饰常与礼仪、身份象征结合,如玉玦象征警戒,耳环的流行反映社会审美变迁。

以上名称和特点综合了不同时期的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展现了古代耳饰的多样性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