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瓷器种类和名称包括:
原始瓷
在东汉中晚期的窑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器物,胎和釉色呈深褐色,器形包括五联罐、盘口壶、双系罐、碗、洗、盘和耳杯等。
铅釉陶
汉代的陶艺创新,有黄、褐、绿等色,以铅为釉的基础,熔点低,烧制温度在摄氏七百到八百度之间,可以薄薄地匀挂在胎上。
青釉陶
东汉的中后期出现了青瓷,使用“龙窑”提高窑温,选用高岭土,火度高,釉质较硬,是后来发展青瓷的开端。
兵马俑
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
模型房舍、乐器、鸟兽、人俑
作为陪葬品,这些模型展示了秦汉时期的陶俑艺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瓦当
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瓦面上带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
汉砖
雕饰繁复美观,表现的故事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有些汉砖专供筑墓或建隧道使用,显示出古代建筑的规模。
这些瓷器和陶俑不仅展示了秦汉时期高超的制陶技术和艺术水平,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