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意志帝国元帅(1人)
赫尔曼·威廉·戈林
任职时间:1940年7月19日—1946年10月15日
职务:德国陆军元帅、空军元帅、航空兵大将
主要经历:纳粹党掌权后晋升,曾任国防部长,二战期间主导经济动员和战争资源调配。
二、德国陆军元帅(20人)
维尔纳·冯·勃洛姆堡 - 1933年1月30日晋升为步兵上将,1936年4月20日晋升为陆军大将,1938年2月20日晋升为炮兵上将。 - 主要贡献:二战初期担任国防部长,指挥过巴巴罗萨行动。
瓦尔特·冯·勃劳希契
- 1938年2月20日晋升为炮兵上将,1938年7月19日晋升为陆军大将。 - 主要经历:曾任陆军参谋长,主张积极防御战略。
威廉·鲍德温·约翰·古斯塔夫·凯特尔
- 1938年11月1日晋升为陆军大将,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炮兵上将。 - 主要贡献:曾任海军元帅,后转任陆军,主张海陆联合作战。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
- 1932年10月1日晋升为步兵上将,1938年3月1日晋升为陆军大将。 - 主要经历:曾任国防部长,主张防御性战略。
费多尔·冯·博克
- 1935年3月1日晋升为步兵上将,1938年3月15日晋升为陆军大将。 - 主要贡献:指挥过东线战场,擅长防御作战。
埃里希·古斯塔夫·冯·勒布骑士
- 1934年1月1日晋升为步兵上将,1939年11月1日晋升为陆军大将。 - 主要经历:曾任海军元帅,后任陆军元帅,主张积极进攻。
三、其他重要说明
晋升特点: 德军上将多从步兵或炮兵晋升,如勃洛姆堡、博克等,反映其部队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代表性将领
隆美尔(沙漠之狐):以灵活战术著称,指挥北非战场。 - 古德里安:装甲战理论家,创立闪击战。 - 曼施坦因:战略家,被誉为三大名将之首。
以上名单综合了元帅晋升时间、职务及主要贡献,涵盖二战期间德军高层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