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笋的特产名字包括:
尖头青笋:
产于浙江杭州,笋壳青紫,有褐色小斑点及云纹状斑块,笋长33-40厘米,粗4-4.6厘米,单个重0.2-0.35公斤,肉厚味美。
毛竹笋:
江南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春笋,笋尖刚露出土面时挖取的春笋品质最好,笋壳底色淡黄,单个重1-1.5公斤,表面密生棕色小刺毛,称为“毛笋”。
早竹笋:
产于浙江和江苏南部,竹秆高3米多,粗3厘米多,有紫头红与芦头青两个变种,笋长15-20厘米,基都粗约3厘米,单个重约0.1公斤。
甜竹笋:
秆高4-7米,径可达5厘米,笋期4月中旬,极鲜美,产浙江、湖南、广东及海南等省。
红哺鸡笋:
别称红笋,浙江栽培,竹秆高5-5.3米,横径约6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褐红,有黑色斑点和小斑块,中央约1/3青色带紫,笋长33厘米左右,基部粗3-5厘米,单个重0.25-0.3公斤。
麻竹笋:
未详细描述具体特点,但也是小竹笋的一种。
黑山方竹笋:
产自重庆市綦江,方竹笋为笋中之王,蛋白质含量12%,脂肪0.4%,粗纤维8%,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钙、铁、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B2、C等。
峨边竹笋:
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特点是无污染、肉厚、嫩脆、鲜美可口、富含纤维质。
乐安竹笋:
鲜香嫩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蛋白质比较优越。
八渡笋:
因产于广西田林县东北角山区而得名,该笋与全国各地生产的竹笋有所不同,在我国已饮誉数百年的历史。
雷竹笋:
因其早春时节打雷时即开始出土而得名,是春笋中的珍品,主要产地包括浙江天目山、湖北崇阳、四川明月山、浙江溪口和杭州等地。
方竹笋:
以其独特的方形外观和鲜美的口感,成为了竹笋中的佼佼者,主要生长在高海拔山区,如重庆南川、贵州桐梓、四川兴文和四川都江堰等地。
这些小竹笋特产各具特色,口感和营养价值高,是地方美食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