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作为文学意象中常见的元素,拥有丰富的别称和雅称,以下是常见的分类整理:
一、直接描述夕阳状态的词语
夕照:
特指傍晚太阳西下的景象,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落日:
强调太阳落山的动作,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残阳:
多用于表现夕阳西沉时的残余光束,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斜阳:
最直接的称呼,如“斜阳倚西楼”。
二、时间特征相关的雅称
夕照:
侧重傍晚的静态光束,如“残霞夕照西湖好”。
夕曛:
指日落前后的昏暗时刻,如“夕阳西下,暮云合围”。
夕晕:
与夕阳同时出现的自然现象,如“夕阳西下,彩霞满天”。
三、文学化表达
金乌西沉:
源自神话中太阳为金乌的比喻,如“金乌西沉,白日依山尽”。
桑榆残照:
特指傍晚夕阳映照桑榆(桑树榆树)的景象,如“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日薄西山:
比喻事物接近衰落,如“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四、其他相关词语
斜阳映阁:如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
西风斜阳:如“西风斜阳古道长”。
这些词语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意象,共同构建了斜阳在文学中的多重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