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名称和别称,反映了其独特的文化和地理特征。
历史沿革
古代名称:胶州最早在春秋时期为莒国和介国的地界,秦朝时设琅琊郡黔陬县,隋朝时改为胶西县,唐朝时又改为板桥镇,北宋时重置胶西县,元明清三朝时则一直称为胶州。
民国至今: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胶县,1987年国务院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成为现在的县级市。
别称与美称
“花城”:胶州因四季花开不断,如桃花、杏花、梨花、玫瑰、银杏等,被誉为“花城”。
“海表名邦”:在明代,胶州因其海运贸易的繁盛而被称为“海表名邦”。
“金胶州”:清代时,胶州因其繁荣的贸易而被称为“金胶州”。
“多拉多”:清末民初,欧洲人赞美胶州为“多拉多”。
地理位置与交通
地理位置优越:胶州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西北岸,东邻青岛市城阳区和即墨市,西靠高密市和诸城市,南接黄岛区,北连平度市。
交通发达:胶州是山东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交通网络发达,物产丰富。
行政区划
街道:阜安街道、中云街道、三里河街道、北关街道、云溪街道、胶东街道、营海街道。
镇:李哥庄镇、胶莱镇、马店镇、胶北镇、胶西镇、杜村镇、张应镇、铺集镇、里岔镇、洋河镇、九龙镇。
这些名称不仅体现了胶州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也反映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