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其名字和称谓具有多重含义和历史背景,具体如下:
一、基本信息
本姓与名 刘备的 姓
为 刘, 名为 备,字 玄德。
年龄与身份
生于公元161年,卒于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史称“先主”。
二、字与号的含义
字“玄德”的由来
取自《书·舜典》中“玄德”一词,意为“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行”,契合其一生隐忍、匡扶汉室的性格。
其他常见称谓
- 别称: 玄德、皇叔、刘皇叔、刘使君、平原相、豫州牧、徐州牧、新野太守、汉中王、主公、先帝、昭烈帝、烈祖。 - 尊称
三、其他相关名称
小名与外号 历史记载其小名为“刘禅”(禅为刘备长子刘禅的别称,后改为名)。
宗谱与血统
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献帝叔父,因此亦称“刘皇叔”。
四、名字与人生的关联
名“备”的寓意: 体现其“为天下先备”的抱负,贯穿其一生从隐忍到建立蜀汉的历程。 字“玄德”的体现
综上,刘备的名字体系既包含个人标识(名、字),又蕴含历史评价(号、尊称),共同构成其复杂而丰富的身份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