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植物果实,其名称丰富多样,既有古称,也有俗称和品种名。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主要名称分类:
一、古称与雅称
《诗经》中的称呼 匏(匏)、瓠(瓠犀)、壶(甘瓠累之)、瓜瓞(瓜藤)
其他古籍用词
《庄子》:五石瓠
《论语》:瓢饮(以瓢取水)
《毛诗陆疏广要》:茶酒瓠(用于盛茶酒)
《本草纲目》:药壶卢(药用品种)
二、俗称与地方品种
常见俗称
壶、卢(因器皿形似)
甘瓠(特指甜味葫芦)
地方特色品种
本地手捻葫芦(圆锥形,底部有芝麻脐)
美国葫芦(龙头粗壮,皮质厚实)
亚腰葫芦(双肚葫芦统称)
草里金(极小品相葫芦)
本长葫芦(天然未加工的葫芦虫具)
三、其他名称来源
器皿演变: 葫芦因形似酒壶、饭瓢等器皿得名“壶”“卢”,后合称“葫芦” 功能命名
四、学名与分类
学名为 Lagenaria siceraria,属于葫芦科葫芦属,果实可食用或加工成容器、乐器等。以上名称反映了葫芦在文化、用途和地域上的多样性,既有文学意象,也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