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锤花脸是京剧花脸行当中以唱功为主、表演风格粗犷豪放的流派,其名称和代表性人物如下:
一、代表性角色
徐延昭 《二进宫》中手持铜锤的朝中大臣,是铜锤花脸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因手持道具得名。
包拯
《铡美案》中的包公,以唱功和铁面无私的形象著称,是铜锤花脸的经典代表。
曹操
《三国演义》中权臣形象,常以架子花脸表演,但部分剧目(如《官渡之战》)中也有唱工花脸的演绎。
李逵
《水浒传》中的黑旋风,属于架子花脸,但部分戏曲片段可能涉及唱工元素。
二、流派与传承
金派(金少山传人)
- 代表人物:吴炳璋(吴松岩)、吴钰璋(吴炳璋之子)
- 特点:以《盗御马》《草桥关》等剧著称,强调“以脸即以人”的表演理念。
裘派
- 代表人物:裘盛戎、王连浦、赵文奎
- 特点:五十年代崛起,统领正净及架子花两门,风格雄浑大气。
其他流派
- 四山: 何桂山、穆凤山、朗德山、金秀山 - 四刘
- 三奎裘:王泉奎、娄振奎、赵文奎
- 金郝王马:金少山、郝寿臣、王连浦、马连昆
三、艺术特点
表演风格:以声洪力壮、节奏鲜明为特点,常通过“节骨眼”的爆发力展现角色性格。
代表剧目:《铡美案》《探皇陵》《草桥关》等。
四、历史地位
铜锤花脸在20世纪30-50年代通过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等大师的传承,确立了净行由配角升华为唱头牌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