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中关于动物的称呼丰富多样,既有对常见动物的拟声化命名,也包含神话传说中的异兽。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分类及对应动物名称:
一、常见动物称呼
鸟类 布袋鵝(pòo-tē-gô):鹈鹕,因喉囊形似布袋得名
鹈鹕科:白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斑嘴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s)
鸭嘴鹭(kòo-ke-lā):白面鹭(pe̍h-bīn-á)的别称
画虎兰(huà-hǔ-lán):虎纹鹦鹉
爬行动物
青蛇(thiú-ka):部分文献称“青蚨蛇”
蛇精(hú-kiāng):神话传说中的生物
昆虫类
蚊子(gōng-za):狗爪啦(má-giā-lā)
蝴蝶(bú-ðié):部分方言称“彩蝶”
二、神话传说中的异兽
闽南文化中存在许多神话异兽,常与地方言谐音或形象相似得名:
京蜥(sī-lā): 传说中的神兽,对应普通话“蜥蜴” 可能指某种大型爬行动物 谐音“酒鬼”,泉州地区特有称呼 因外形似狈狈(狈)得名 三、其他特殊称呼 苦雞母(khóo-ke-bó)山梟(sān-siāu):
麻龟(má-kuá):
林狈(lín-bǎi):
田雞仔(tshân-ke-á):小鸡的称呼
红尻川仔(âng-kha-tshng-á):红腹锦鸡
四、濒危动物
部分动物因珍稀性被赋予特殊称呼:
鼋(yuán):别名“蓝团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云豹(yún-bào):擅长爬树的猫科动物
总结
闽南动物名称兼具现实生物的拟声化特征与神话传说的趣味性,如“京蜥”“画虎兰”等,既反映了地方言的独特性,也承载了文化内涵。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动物特征,可结合分类学知识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