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名称演变与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主要包含以下名称及由来:
一、主要名称及历史沿革
渝州 隋朝开国元年(581年)因嘉陵江环绕而得名,是重庆最古老的名称。该名称持续近700年,直至北宋末年因避讳改为恭州。
重庆府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因在此地封为恭王后继位,取“双重喜庆”之意,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此名称沿用至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成为重庆最常用的正式名称。
二、其他相关名称
巴郡
秦朝时期设立,治所包含今重庆地区,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至隋朝改为渝州。
万州、开州
万州: 唐贞观八年(634年)设立,因“万川毕会”得名,反映其作为交通枢纽的地理特征。 开州
三、名称文化内涵
“重庆”寓意:不仅指地理名称,还蕴含“四世同堂”的家庭美德与对国家中兴的祈愿。
“渝”与“巴”的争议:渝州因避讳赵谂谋反改为恭州,后渝州复名,而“巴”作为古国名称,在重庆方言和部分文献中仍被使用。
四、总结
重庆的名称演变反映了其作为历史节点的变迁,从古代巴郡到现代直辖市,每个名称都承载着特定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当前,“重庆”是国际通用的正式名称,而“渝”则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