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科学家已发现多颗被称为“超级地球”的系外行星,以下是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行星名称及特征:
一、距离较近的超级地球
格利泽581d 质量约地球8倍,位于天秤座红矮星格利泽581的宜居带,可能存在液态水。
公转周期37地球日,表面温度适宜,岩石构成,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
开普勒438b
质量约地球1.2倍,半径仅比地球大12%,位于宜居带(35天公转周期),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
母恒星比太阳小且冷,是ESI值最高的系外行星。
HD20794d
质量6倍地球,距离约20光年,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轨道位于宜居带。
表面温度适宜,科学家推测其拥有类似地球的板块构造。
二、其他知名超级地球
格利泽667Cc: 质量3.8-9倍地球,轨道周期28天,表面温度约5℃。 格利泽163c
LP 890-9b:质量30%地球,半径8369公里,公转周期2.7天,表面由岩浆构成。
开普勒-1649C:质量约地球1.1倍,距离300光年,轨道周期约120天,条件与地球较接近。
三、特殊性与争议
开普勒442b:体积与地球接近(1.5倍),但质量仅1.5倍,可能存在水但无氧气。
格利泽581g:质量3.1-4.3倍地球,表面温度极低(-31℃至-12℃),可能存在液态水。
总结
超级地球的发现不断扩展我们对宜居行星的认识。目前,格利泽581d、开普勒438b、HD20794d等行星因处于宜居带或具备液态水条件而备受关注。未来随着观测技术的提升,更多超级地球的细节将逐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