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名称经历了多次变更,主要历史名称如下:
一、春秋战国时期
泺邑:最早见于春秋时代,当时济南隶属于齐国。
历下邑:战国时期因位于历山(千佛山)之下而得名。
二、秦汉时期
济南郡:汉初设立,因位于济水之南得名。
济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4年)短暂设立,后废止。
三、三国至隋唐时期
齐州/济南郡:东汉末年曹操任济南相后,至隋朝前长期使用。
历下区/历城区:唐代仍沿用历下邑名称,后改为区划。
四、宋元明清时期
济南府:北宋徽宗时设立,元代改为济南路,明清时期成为省府。
济阳、齐东等县:元代济南路下辖多个县,明清时仍属济南府管辖。
五、其他历史名称
乐安: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期曾短暂使用。
泺北专区:建国初期曾设泺北专区(今临邑)。
补充说明
济南的“济”字源于济水(今大清河),“南”指济水以南,故称“济南”。部分名称如“历下”源于舜耕历山的传说,而“泉城”则因境内泉水众多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