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都有哪些鱼类名字

时间:2025-03-24 21:45:53 网名大全

唐朝时期,鱼类名称与文化内涵紧密相关,既有食用鱼类,也有具有象征意义的“贡品”或“祥瑞”鱼类。以下是综合多个资料整理的主要鱼类名称及文化背景:

一、常见食用鱼类

鲤鱼

唐代最受尊崇的食用鱼类,与皇室姓氏“李”谐音,被尊为“赤鯶公”,禁止捕杀,仅限皇室食用。

文人常以鲤鱼入诗,如李白《渭上偶钓》:“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

鲂鱼(鳊鱼)

经济型淡水鱼,广泛分布于全国,是普通百姓常食用的鱼类。

其他鱼类

蝤蛑:

体型巨大的螃蟹,因潮汐蜕壳特性得名,传说可战老虎。

井鱼:形似鲸鱼,能喷水,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

二、象征与文化意义

鲤鱼

作为“御鱼”,仅限皇帝食用,违规者处杖刑。其文化内涵融入道教,与“龙尊鱼卑”思想结合,形成特殊伦理观念。

黄河鲤鱼

以金鳞赤尾著称,是唐代贡品,李白《赠孟津县令》诗中称其为“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泰山赤鳞鱼(螭霖鱼)

泰山泉水孕育的珍稀鱼类,帝王封禅时必备食材,李白诗中赞其“鲁酒瑚珀色,汶鱼紫锦鳞”。

三、文化载体与艺术表现

《酉阳杂俎》:

段成式记载鲤鱼特征与皇家禁捕令,体现当时法律与文化的结合。

《长安十二时辰》:通过捕捞、烹饪等细节展现唐代鱼文化,如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背景。

四、其他特殊鱼类

井鱼:头部有孔,能喷水,兼具生态与文化象征意义。

:部分鱼类名称存在地域性差异,如黄河鲤、泰山赤鳞鱼等,均因产地特征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