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真”一词的出处和命名,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词源与最早记载
文学语境的起源 “写真”最早见于唐代,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这句话最早见于唐代文献,表明当时已形成以形写神的美学体系。
南朝的雏形
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虽成书时间更早(501-502年),但“写真”一词尚未明确出现,其本义“形似”更偏向绘画技法描述。
二、写真集的命名演变
日本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摄影术传入,开始使用“写真”指代照片,并逐渐演变为“写真集”(写真集=照片集)。
中国本土化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为契合传统文化,沿用了“写真集”的称呼。例如:
《浮绘 戏剧小屋之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宋代已有“写真”概念。 台湾地区
三、其他相关名称
“写真馆”“写真室”:
早期摄影工作室的常见命名,如“第七元素摄影工作室”“梦幻写真”等,强调艺术性与文化内涵。
“写真册”“写真集”:
与“写真馆”配套使用的术语,用于装订和展示照片。
四、总结
“写真”一词并非日本发明,而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命名源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以形写神”理念,并在日本摄影发展后传入中国,逐渐演变为描述照片的专用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