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瓦罐的名称,综合不同文献和器物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按器型特征命名
瓦盆:
泛指用陶土或瓦片制作的厚壁容器,如《嬾真子》中提到的“瓦盆盛粟饭”。
瓦缸:
大容量陶器,常用于储藏粮食或液体。
瓜棱罐:
罐身有竖向凹沟,类似冬瓜形状。
将军罐:
盖子形似古代头盔,肩部圆突,短颈鼓腹,明成化天字罐是典型代表。
天字罐:
底部刻有“天”字款,明成化年间流行。
腰鼓罐:
圆底与口部大小相近,中腰鼓起,造型敦实。
塔形罐:
罐身或盖子呈塔状,兼具实用与观赏性。
二、按功能或使用场景命名
提水罐:
专用于提水的陶制器具。
乞丐用具:
元代戏曲中常见的讨饭工具,如《金线池》《东堂老》等剧作提及。
三、其他特殊名称
红陶瓦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类型。
景德镇瓷罐:明清时期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瓷器,造型丰富且工艺精湛。
注:部分名称如“瓦罐”属于泛称,实际器型可能因地区材料差异而有所变化。例如,用瓦片制作的陶器可称为“瓦罐”,而黏土制作的同类器物则可能直接称为“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