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的叫法因地区、品种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学名与分类
学名 主要食用品种为 方形环棱螺
(*Bellamya quadrata*),是江浙一带对螺蛳的俗称。
另有 螺蛳属(*Margarya*)的通称,但仅分布于云南。
分类地位
属于软体动物门、中腹足目、田螺科螺蛳属,与田螺亲缘关系较近。
二、常见俗称
地域性称呼
江浙地区: 方田螺、蜗牛、师螺。 无锡
其他地区:螺蛳、湖螺、石螺、豆田螺、金螺、蜗螺牛等。
文化性别称 古称“涂中咸”,因生长环境带咸味得名。
三、其他相关名称
别名
湖螺、石螺、豆田螺、金螺、蜗螺牛等。
品种特称
无锡丝螺、金螺、红螺等地方特色品种。
四、形态特征补充
方形环棱螺: 壳高26-30毫米,壳宽14-17毫米,表面黄褐色,有7层螺棱,体柔软。 其他品种
总结
螺蛳的名称反映了其分布、形态和用途的多样性。日常所指的“螺蛳”多为 方形环棱螺,而其他名称则多与地域或品种相关。若需精确鉴别,建议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布区域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