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非行政首都改名案例
比勒陀利亚 → 茨瓦内
南非于2005年3月7日通过决议将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更名为茨瓦内(Tshwane),以消除殖民地色彩,象征新时代的象征。该决定由国民大会控制的城市委员会通过,比勒陀利亚是南非唯一同时存在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立法、司法首都)。
二、其他非洲国家首都更名案例
贝宁 → 贝宁共和国
1975年贝宁独立后为摆脱法国殖民影响,将首都达荷美(意为“建立在达恩肚子上的国家”)更名为贝宁共和国。
津巴布韦 → 津巴布韦共和国
1979年蒙博托政权为消除殖民负面记忆,将首都从罗德西亚改为津巴布韦(意为“石头城堡”),1997年又更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布基纳法索 → 布基纳法索共和国
1960年独立后为与法国划清界限,首都从上沃尔特改为布基纳法索(意为“正直之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 扎伊尔共和国 → 刚果民主共和国
1960年独立时曾称刚果共和国,1971年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1997年再次更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三、其他相关案例
赤道几内亚 → 马拉博
首都从内陆城市内罗毕迁至位于小岛上的马拉博,但国家名称未改。
总结
非洲国家改名多与摆脱殖民历史、民族认同或地理特征相关。例如,津巴布韦和南非通过改名强化了非洲本土文化象征,而贝宁和布基纳法索则通过新名称彰显独立自主。首都作为国家核心城市,其名称变更往往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