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信息,中国境内没有固定文字或普遍使用文字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无文字民族
僜族 仅1400余人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川藏线318线深山老林中,没有文字系统,语言仅通过口口相传。
摩梭人
主要分布于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泸沽湖,使用纳西语,但未被官方正式归类为少数民族,部分资料将其列为未识别民族。
克木人
人口约3000人,居住在西双版纳,历史上曾建立王国,但文字系统失传,现多以“竹竿”等原始符号记录信息。
菜族人
分布于贵州山区,约170人,属于中国官方认定的未识别民族,缺乏文字记载。
二、无姓氏民族
维吾尔族
传统上以长辈名字作为姓氏传承,名在前姓在后。
傣族、独龙族、门巴族、布朗族、拉祜族、高山族、普米族
这些民族普遍以“名”代替姓氏,名字中包含家族公社名称或爱称。
三、其他特殊情况
盲族:
指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失明的人群,并非一个独立的民族,因此不涉及文字问题。
总结
中国少数民族中,无文字或无普遍使用文字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且多数被归类为未识别民族或少数民族中的特殊群体。由于人口较少、分布隐蔽,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面临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