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集资的常见罪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适用情形和法律依据如下:
一、主要罪名
集资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未经批准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在招股说明书等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二、其他相关罪名
单位犯罪: 单位犯上述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应规定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别情形
三、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根据金额大小和情节严重性,可能判处拘役、有期徒刑(3-15年)及罚金或没收财产。
行政处罚:对非法集资人可处以罚款。
四、风险提示
当前网络借贷、私募基金、以房养老等领域是非法集资高发区,需警惕“高收益、保本”宣传,避免因小失大。若遇疑似非法集资活动,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以上内容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金融监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