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中的神兽名称繁多,不同文献和分类标准存在差异。综合多来源信息,主要神兽名称如下:
一、常见分类体系中的核心神兽
四灵 - 龙(如应龙、赑屃)
- 凤凰(涅槃象征)
- 白虎(西方守护兽)
- 玄武(龟蛇合体)
四凶
- 梼杌(虎面犬身)
- 穷奇(形似麒麟)
- 饕餮(贪欲象征)
- 混沌(初始混沌状态)
祥兽
- 貔貅(招财护佑)
- 角端(司掌文运)
- 陆吾(昆仑山神)
- 白泽(通晓阴阳)
异兽与神兽
- 蜚貅(西方瑞兽)
- 九婴(水族之神)
- 獮守(如狻猊、貔貅分支)
二、其他重要神兽
太阳烛照/太阴幽荧: 代表光明与黑暗的起源,常与四灵结合出现 应龙
毕方:火焰神兽,代表毁灭与重生
饕餮:贪欲化身,常与凶兽关联
重明鸟:双生神鸟,象征复明与希望
麒麟:仁德之兽,主祥瑞与和平
黄龙:东方神兽,象征尊贵与权威
混沌:初始状态神兽,代表无序与创造
三、神话典籍中的代表性神兽
《山海经》:记载鲲鹏、烛龙、九尾狐等异兽
《淮南子》:描述凤鸟、雷兽等神话生物
青铜器纹饰:夔龙纹、饕餮纹等常见于礼器
四、其他分类体系补充
部分文献将神兽分为“十大神兽”,常见名单包括:
白泽、夔、凤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
太阳烛照、太阴幽荧、青龙、白虎、玄武、朱雀、黄龙、应龙、螣蛇、勾陈
注:不同文献对“十大神兽”的界定存在差异,部分名称如“九婴”“计蒙”等出自特定典籍,使用范围较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