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神体系融合了道教与民间信仰,存在文财神、武财神及多路财神等分类,主要神祇如下:
一、主要财神名称与分类
正财神(赵公明/玄坛真君) 道教尊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掌管世间财源,象征招财纳福,是商贾最崇拜的财神。
武财神(关羽)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忠义著称,民间尊为“关公”,象征护财与招财,兼具忠义与财富双属性。
文财神(范蠡/李诡祖)
- 范蠡: 春秋时期越国大夫,三聚三散家财,被尊为“商圣”“东南财神”,代表公平交易与财富散布。 - 李诡祖
其他财神 - 比干:
商纣王叔父,以忠诚直言著称,被尊为“文财神”,象征公正与智慧。
- 柴荣:后周世宗,少年经商有成,被民间称为“柴王爷”,掌管南路财源。
二、其他分类体系补充
五路财神:
东路财神:比干(公正交易);
南路财神:范蠡/柴荣(商业与财富);
西路财神:关羽(诚信护财);
北路财神:赵公明(正财与武财);
中路财神:王亥(中斌财神)。
其他信仰体系:
日春神青帝、月财神(春福):属自然神祇,与财富关联较弱。
三、信仰特点与习俗
文财神:多与商业活动相关,商贾常供奉以求生意兴隆。
武财神:兼具忠义与财富象征,被敬仰为道德与财富的守护者。
接财神习俗:正月初二(正财神)或初五(五路财神)为重要节日,民间通过祭拜、放鞭炮、吃财神饭等方式祈求财富。
以上财神形象与传说反映了中国人对财富与道德的双重追求,既有对物质富足的向往,也蕴含着诚信、公正等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