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星球(主要指小行星)的命名体系,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正式命名体系
临时编号 文学家或观测者首次发现小行星时,会赋予其临时编号(如“临时编号1”)以标识初步观测结果。
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
当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中心(IAU)确认为新的天体后,会分配一个以“C/”开头的暂定编号(如“C/2022 AB”)。
永久编号
经过至少4次回归观测且轨道确定后,小行星会被赋予由IAU分配的永久编号(如“3901号”)。
发现者命名权
永久编号由发现者在发现后10年内提出申请,IAU审核通过后正式启用。
二、特殊命名案例
中国命名
中国国家航天局曾将小行星3207命名为“杰苏姆”(Ji Suomu),对应地球(杰苏姆)的命名方式。
趣味性昵称
部分小行星被赋予趣味性名称,例如:
南京大学星(永久编号3901号)
猫猫宇航员、 银河系列车长等
三、其他天体类型补充
彗星: 如哈雷彗星(Halley's Comet) 卫星
矮行星:如冥王星(Pluto)
总结
小行星的命名遵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规范,从临时编号到永久编号,确保全球范围内的统一管理。同时,部分天体因特殊意义被赋予文化或趣味性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