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1936年),原名学乘,后改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以下是关于其名字的详细说明:
原名与改名背景 原名:
学乘(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出生于浙江余杭。
改名原因:因倾慕明末清初顾炎武的爱国精神与学术风范,改名“炳麟”,号“太炎”,寓意继承顾炎武的遗志并有所创新。
其他别称
早期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
名字寓意
“太炎”取自《论语》中的“太公望封于周,天下归心”,象征弘扬光大顾炎武的学术精神。
历史地位
作为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朴学大师,章太炎在政治、学术、教育等领域均有卓越贡献,代表作包括《国故论衡》《新方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