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的生僻名字主要来源于古人对葫芦不同品种的称呼,这些名称因形态差异而得名,现整理如下:
一、常见生僻别名
匏 《碑雅》中提到“长而唐上日瓠,短颈大腹曰匏”,指细长形葫芦。
瓠
陆佃《碑雅》将葫芦分为“瓠、匏、壶”三类,瓠指细长形葫芦,类似丝瓜。
壶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初无分别,而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与匏、瓠相对。
二、其他古称
扁蒲: 部分古籍用“扁蒲”指代葫芦。 瓠瓜
三、形态相关的别称
哑铃形:特指现代葫芦品种,现多用于文玩。
鸭梨形:古代有实用工具用途,现属罕见品种。
注:需注意“葫”(hú)与“蒜”(garlic)为同源词,古时“葫”指大蒜,与葫芦无关。
以上名称均出自古籍记载或植物学分类,现多用于植物学研究或特定品种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