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蒲公英
别称:婆婆丁、黄花地丁、华花郎
特点:菊科蒲公英属植物,适应性强,嫩叶、根茎可食用,可泡茶美容
二、荠菜
别称:菱角菜、东风荠、地菜
特点:十字花科荠属植物,茎生叶呈莲座状,可作蔬菜或药膳,荠菜豆腐羹是经典做法
三、马齿苋
别称:五行菜、长命菜
特点: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肥厚呈倒卵形,可凉拌、炒食或做馅料,中医认为有清热解毒功效
四、蕨菜
别称:拳头菜、长寿菜、猴腿
特点:蕨科植物,嫩叶需沸水烫后食用,口感滑润,中医用于清热利湿、安神活血
五、鱼腥草
别称:臭豆腐草、雷公藤
特点:南方常见野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可凉拌或煮汤
六、灰灰菜
别称:灰条菜
特点:4月采摘嫩叶,炒熟后食用可增强体力,中医认为有补虚作用
七、车前草
别称:清明草
特点:药食同源植物,幼苗和嫩茎可食用,具有利尿消肿功效
八、马兰头
别称:马齿菜
特点:春雨后生长,嫩叶可揉香干或拌菜,口感鲜嫩
九、水芹菜
别称:河芹、水生菜
特点:伞形科植物,茎直立,可凉调或清炒,需注意区分毒芹
十、苋菜
别称:野苋菜、皱果苋
特点:苋科植物,叶片卵形,常用于制作汤品或凉拌菜
十一、槐花
别称:槐米、白花菜
特点:槐树花朵,可炒菜或蒸食,具有清热凉血功效
十二、鼠曲草(清明菜)
别称:清明粑原料
特点:生吃或煮汁后食用,适合春季食用
食用建议:部分野菜如马齿苋、荠菜需焯水后食用,避免中毒;药食同源植物(如车前草、蒲公英)可适量食用,但需控制用量。建议根据地域气候选择适宜野菜,并注意辨别毒性与食用季节。